我的家风我的爱□ 熊经浴

期次:第21期       查看:26




  最近媒体讨论家风问题,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。家,是人生的摇篮,是社会的细胞,是人们生活的港湾。家风好则子孙进步、社会文明,港湾平静则社会安定和谐。在我看来,家风是无形的资财,是人格化的力量,它往往潜移默化地给子女的心灵打下深深的烙印。
  我的家居住在偏僻的农村,世代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以耕读传家。打从我出生起,父母就是我的启蒙老师,是我成长的引路人。父母传承的勤俭淳朴的家风,几乎影响了我的一生。
  家风是靠家教形成的,是靠家长以身作则带出来的。我的父亲曾读过四五年私塾,受过儒家修身、齐家的思想教育,略通文墨,为人正直宽厚。母亲虽无文化,但也受过淳厚民风和家风的熏陶,心地慈善,勤劳节俭。我和父母朝夕相处只有12年,12岁以后便离家当了学徒,解放后又进学校读书或工作,与父母总是聚少离多。回忆我家的家风使我联想到一副对联:
  门内罕闻嬉笑怒骂,其家范可知;座右遍书名论格言,其志趣可想。
  从我记事起,我家确实罕闻嬉笑怒骂。父母对我们既充满爱心,又不溺爱;既严格要求,又不呵斥打骂。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原则,用母亲的原话说,叫“轻说当重打”,“响鼓不用重棰敲”,重视说理教育,启发我们自觉。所以,一家大小,都配合默契。我们兄弟姊妹,都能按父母的安排,从小就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。男孩除上学外,放学后则参加纺纱,跟着父亲学珠算或看书,一切都井然有序。尽管当时社会上兵荒马乱、抓丁派款,家却是我们避风的港湾。我家虽没有遍书名论格言,但是每过春节,在“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之际,父亲常常要买回大红纸,书写春联,贴到大门框和堂屋的楹柱上乃至厨房门及牛栏柱上,这些对联就是父亲对我们进行家风教育的最好教材。我记得他先后书写的对联大体有这样几类:
  一类是忠厚传家联,教我们立身处世之道。如:
  欲高门第须为善;要好儿孙必读书。
  忠厚传家久;诗书继世长。
  存忠孝心;行仁义事。
  这些对联虽是节庆之作,但它寄托着父辈对子女的深爱和期望。父母总是教育我们要积德行善,蓄养品行,认真读书,忠厚为人。父亲常念《易经》中的一句话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”父亲很重视家族优良传统教育,他曾给我解释我们熊氏家族的堂号为什么叫“雨钱堂”的来历。他说:在唐朝末年,有一位叫熊衮的人,当了兵部尚书,为人清廉孝顺。但当时处于唐末乱世,朝廷不能正常发薪俸,只能靠立功领赏,他又常常把领来的赏金分给部卒,以至他的父亲去世都无钱安葬,昼夜恸哭,感动了上天。天忽然在他的院中下了三天雨钱,才安葬了他的父亲,并把多余的钱交给了官府。所以,我们熊姓的堂号叫“雨钱堂”。我曾为熊氏门中出了这样的清官孝子感到自豪。后来,我在清人褚人茯写的笔记《坚瓠集》卷二中看到了这则故事的文字记载。父亲可能是受了文天祥《正气歌》的影响,强调做人要有正气,家也要有好门风。没有正气就可能走邪路。人从小就要蓄品行,不能游手好闲,不能染上打牌赌博、好吃懒做的坏习气。我的母亲也认为“桑条”应从小育,长大育不直。她常教我们要心存善念,多做善事,相信做好事会有好报。尽管她自己省吃俭用,但遇到逃荒要饭的人或比自己更困难的人,都乐于施舍,慷慨相助。她总是将心比心,富于同情,对邻里乡亲如此,即使对自家喂养的猪牛,也讲究“人畜一般”,心疼爱护。如冬天冷,给猪窝、牛栏多加草,过年时,给牛、猪改善饲料,母牛产小牛后,磨豆浆、米浆给母牛发奶;牛耕田时,总是交待哥哥不要用鞭打,要爱惜牲畜。
  对于我们三弟兄的学习,父亲更是倾注心血。记得我八岁发蒙之前,父亲就教我认识对联的字,讲解对联的内容;要我一天在纺四两纱的同时,教我学一道珠算(学九归九因中的一则),再去玩。当我完成任务,看到父亲满意的笑容,心里总是美滋滋的。我上学读私塾时,父亲就结合《三字经》讲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,如悬梁刺股、囊萤映雪、负薪挂角等,鼓励我们刻苦读书。他对于读什么书也有自己的看法,他曾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,告诉我:读了易经会算卦,读了增广会说话,并指导我在家学习《增广贤文》。他写的对联的内容,有些就是从《增广贤文》中来的。对于当时农村流行的一些手抄歌本,如玉堂春、朱砂印、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他是不屑一顾的,曾说:“真书假戏,歌本是狗屁。”强调“勤有功,戏无益。”鼓励我们读有利于进德修业的书,把工夫用在正道上。本来,父亲对于我读书是寄予希望的,母亲也望我读书后能当个“私塾先生”,可是由于天灾,加之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,我只读了近三年私塾,就不得不辍学了。1947年我12岁就离家到30里外的郝穴镇当学徒,直到解放。解放后,我虽然重获读书机会,进了初级师范,但无缘进入高中。为了不辜负父辈的期望,我参加工作后,边干边学,并系统自学完全部高中文科课程,并参加华师中文系函授学习,为后来考入高校学习奠定了较好基础。
  另一类是勤俭持家联,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几副:
  继先祖一脉真传克勤克俭;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。
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。
  呼童扫地;教子读书。
  说到勤俭持家,我的父母和兄长给我做出了榜样。我家有七八口人,有近20亩水田、旱田,主要劳动力就是父母和兄长。我们小一些的从四五岁起就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,如喂猪、放牛、寻猪菜、纺纱、锄草、拔草、扒田、插秧、割麦等,让我们从小就养成劳动习惯,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。父亲常鼓励我说: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。”虽然这种出人头地的思想不可取,但培养吃苦精神还是十分必要的。“儿多母苦”,“母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上下班、没有节假日的伟人。”我就从未见母亲闲过,也未见她穿没有补丁的衣服。我们这些孩子的衣服,总是大的穿了小的接着穿。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,一点不假。好在劳动习惯了,劳动起来倒也开心。最令我开心的是我的牧童生活。放牛虽然要起早,天不亮就出发,但也有它的乐趣。我家喂养的老牛,通人性。见到我就连连点头;我站在它的角上,它就抬起头,让我爬到它的背上。然后就驮着我,蹄踏稳步地向放牛场走去。说到放牛场,那可是放牛娃的天堂。当年荒地广阔,芳草萋萋,牛一到那里就尽情吃草,放牛娃则聚在一起玩耍。讲故事、猜迷语、唱儿歌、聊天,甚至对骂,自由自在的表现童趣童乐,有时也体验李密挂角的滋味和“牧童遥指杏花村”的情趣。
  第三类是和气治家联。如:
  人乐百年寿;家和万事兴。
  忍能生百福,和可致千祥。
  世事每从让处好;人伦常在忍中全。
  随着家里人口增多,哥哥又娶了嫂子,处理好家庭关系,维持全家和睦,就成为我家家教的一个内容。父亲常常提醒:“一家之计在于和,一生之计在于勤。”他在以和治家的同时,还教育我们要善于待人接物,讲究礼貌。“在家不会迎宾客,出外方知少主人。”母亲则常对我们说:“喊人不折本,只要舌头打个滚。”要我们礼貌称呼别人,和气迎人。由于母亲的忠厚善良,也由于父亲善于当家,宽容大度,我们兄弟姊妹八口之家,一直团结和睦,生活虽然艰苦,但也不乏天伦之乐。我的兄长一生忠厚老实,少言寡语,勤劳节俭,孝老爱亲,我们作弟弟妹妹的都很尊重他,把长哥长嫂当爹娘,他也深爱着弟弟妹妹们,连我上大学后,每次寒假返校,他都为我送行二三十里。照顾多病的父亲,对父母的养老送终,主要是我的哥嫂承担的。
  除了堂屋楹柱和大门的对联以外,父母的房门上贴有“椿萱并茂;子孙昌明”的对联。厨房也贴有“饮食约而精;园蔬愈珍馐”的对联,颇有养生的意味。甚至牛栏、鸡笼也贴有“六畜兴旺”“五谷丰登”的对联。对联成了我家家风的载体,也是家长对家庭成员进行家训、家风教育的教材。这些对联也给我家带来了温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