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是个“手机控”?

——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
□ 学生记者 叶小倩

期次:第12期       查看:37

  目前,在大学校园内,“每个学生拥有一部智能手机”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。由于远离家乡,需要跟亲友保持联系,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,便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首选电子产品。然而,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如今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,不再仅仅局限于通话,更在“游戏、影视”等娱乐性功能方面日渐成熟。特别是具备了“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”之后,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,尤其以青年学生为代表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记者通过“网络问卷”的形式,对全国各地15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,形成以下报告。(注:由于记者身处荆州,调查中的样本集中于荆州各个高校,在结果上可能会存在一定偏差。但根据“取样分析法”,也基本可以反映出目前高校学生手机的使用情况。)
     手机成为生活学习的必需品
    “一天中,你会花费多长时间在手机上?”调查中,44%的学生选择了“4-6小时”,而24%的同学表示自己会花6-12小时。从时间上来看,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已经非常高,几乎可以称为“每天与手机形影不离”。
  调查显示,83%的学生使用手机主要用于“社交”,而有42%的学生会将手机作为“学习”的重要工具。记者注意到,通过手机了解身边的人和事,已经成为大学生每天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。只要有闲碎的时间,同学们就会掏出手机,刷刷微博、看看空间、逛逛贴吧、发个动态。而在信息的浏览中,类型是丰富多样的,主要集中于“热点新闻”和“名人动态”。其中,有34%的学生表示自己会通过手机翻阅与专业相关的知识。
  “手机于大学生而言究竟是‘利大于弊’还是‘弊大于利’?”67%的学生选择了前者,90%的学生觉得手机对于自己来说是必备品。他们认为:有了手机,不仅可以接打电话、收发短信,还能够随时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资讯,做到“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”;更有一些大学生以手机为纽带进行创业,不失为借助手机所搭建的信息平台,实现“高效就业”的良好范本。
  值得注意的是,记者对本次调查中学生完成问卷“使用的工具”进行了统计,有95%的学生是通过手机提交的问卷,手机的使用率超过了其他电子产品。
  “手机焦虑症”问题尤为突出
   《羊城晚报》曾提出九种“手机控”症状,如:24小时不关机、手机取代电视的地位、睡觉前刷微博等。本次调查中,从所反馈的数据来看,大学生们在手机上消耗的时间越来越多,已有很多人符合上述描述:75%的学生表示,如果让自己一周不碰手机,就会觉得焦躁不安;只有25%的学生觉得不会发生这种现象。大约有70%的同学表示,自己在上课时还会无意识地玩手机。
  “除8小时睡眠之外,手机占用了我其余大部分时间。”很多同学坦言,会因为使用手机而耽误课堂效率,乃至影响正常的睡眠。“无论在哪里,我都必须随身携带手机,上厕所时也会刷一下微博,吃饭时还会拿着手机看视频。离开了手机,我就会觉得少了些什么。”
  记者了解到,同学们对手机的依赖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。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,遇到了压力,大家都会从手机中寻找出路。然而,长时间专注于手机,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同学们的社会交往。很多同学虽然在网络上与陌生人聊得火热,但到了现实生活中,遇到亲近的人却会觉得无话可说。即使是在重要的聚会上,也会抓着手机不放。
  流量费成为话费的主要组成部分
    根据调查统计,55%的学生每个月的手机使用费在50元左右,36%的学生在50-100元。其中,省会城市的手机话费要高于地级市。而在每个月流量的消耗上,40%的学生在1000兆及以上,30%的学生则在500-800兆内浮动。54%的学生表示,自己的话费主要消耗在流量上,即使办理了套餐,流量到了月末也经常会超出,有时候迫不得已必须开加油包,不然就会被扣除高额的费用。
  手机话费是大学生一笔不小的生活支出,流量消耗过多也是目前学生使用手机的一个重要问题。撇除访问网站、APP后台运行等原因,归其根本,在于学生使用手机过于频繁。因此,合理使用手机,把握使用手机的“度”,不要让其成为奴役我们的工具,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。要时刻谨记,手机只是方便我们学习、生活的工具,切勿过度沉迷,让手机控制了自己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手机控”。总结:
 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,手机已经成为了必需品。手机的功能很强,对于学习、生活有一定的帮助,但是也有明显的弊端,如若过度使用,则会造成不良后果。对此,根据本次调查结果,记者提出以下建议:
  1.减少自己在网络社交的时间,可以用手机观看一些公开课,或者浏览有趣、有益的信息,如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等。
  2.增加与家人、朋友的联系和交流,与人相处时请放下手机。
  3.合理安排自己的零散时间,制定一个计划表,做到“劳逸结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