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可爱人儿

——记两次长湖抗洪前线报道
□ 油工21502班 关子珩

期次:第12期       查看:35

  7月21和28日,我两次跟随江汉商报记者王老师,赴长湖抗洪前线报道救灾情况,感触颇深,收获颇丰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赴长湖
    一大早,在公安部门的带领下,我们来到了长湖救灾现场。刚进入纪南镇,就可以看见路两旁停满了警车,不少民警、特警或把守通道,或到处奔走,积极为救援做准备。极目望去,许多地方的积水已经漫过路面,救灾形势十分严峻。
  为了方便行走,我毅然扔下了用于防晒的皮肤衣。在一处救灾现场,十几个民警、巡警正在帮助渔民“抢救”鱼塘。头顶上是如火的骄阳炙烤,膝盖以下是越来越湍急的水流,让人几乎难以站稳。警察们有的打着赤脚在水里趟着,帮忙拉渔网;有的在岸上用鱼筐接捞上来的鱼,再帮忙把鱼筐装车。“一、二、三……”整整两个半小时里,警民齐心协力,争分夺秒地忙碌着。我看到了一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可爱人儿,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毫不畏惧。
  随后,我们前往渔民家中了解相关情况,这于我而言是一次特别大的挑战,心中难免忐忑不安。略作调整后,在老师的鼓励下,我鼓足勇气进入到渔民家中。按照之前的准备,我依次向采访对象提问,逐渐平复了情绪,也获得了所需的材料,顺利地完成了采访。我懂得了,作为一名记者,必须敢于面对各类人群,且能够适应采访环境,做到“主动、大方、自信”。
  和警察同志们一起简单地吃了盒饭,稍作休息后,便马上奔赴下一个地点——董场村,执行的任务是“疏散群众”。第一次坐上警车,我的内心深感神圣而庄严。进入村庄,可以看到巨大的水落差,不少房屋、树木被淹了大半截。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见识到洪水带来的威胁,渔民们的不舍、无助与悲伤,村干部和民警们的坚韧、执着与担当,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赴长湖
    到达抗洪指挥所后,稍作休息,我们便前往洪水安置点。
    安置点内,大量因洪水失去家园的灾民聚集于此,还有忙着为灾民们服务的工作人员。走进临时搭建的“寝室”,场景让我触目惊心:狭小的教室内,挤满了十多个行军床。气温已高达35度以上,室内却只有两个吊扇。有些老年人实在耐不住热,只能摇着一把蒲扇,“呼哧呼哧”地扇着。我们一行人在负责人的带领下,和灾民们边聊边了解情况。这个过程对我来说非常艰难:我几乎要把耳朵竖起来,才能勉强听明白灾民们的方言。
  下午,我们坐着货车到达抗洪前线采访专家。
  刚下车,就看见大篷里“瘫坐”了一大群武警战士。他们刚从抗洪前线下来,疲惫的眼神诉说着一场场艰苦的“战斗”。当我完成了采访,下楼之后才发现,那些武警战士们早已睡去。他们大多直接枕着自己的救生衣平躺在地上,有的则干脆把头放在地上睡,近百号人仅靠立在中间的三个大电风扇稍微带来点凉爽。
  通过这两次长湖抗洪报道,我对灾民们艰辛的生活有了最真切的体会,也对奋战在抗洪前线的武警战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。我体会到人民子弟兵的辛苦不易、真诚付出,以及无私的大爱,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