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你,千千万万遍

——读《追风筝的人》有感
□ 护理11501班 杨臻

期次:第12期       查看:41

  偶然的一次机会,我在书店闲逛,被一本书的封面吸引了目光:傍晚时分,太阳缓缓落于地平线之上,透过层层云彩,绽放出璀璨的光芒。夕阳的余晖中,一个拉着风筝的小孩在奔跑,风筝则拖着长长的尾巴,在风中翩翩起舞……这一切美得像一个梦境。右下角是一段书评:“这本小说太令人震撼,很长一段时日,让我所读的一切都相形失色……”
  因为这个美丽的封皮,因为这个好听的名字,我果断地买下了这本书。
  可是,与我想象中不同,这本书讲述的,既非童话故事,也不是什么“暖文”。
  这是一个有关“救赎”的故事,更是一个有些悲伤的故事。
 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中后期的阿富汗,一个充斥着“战争、难民、死亡”的国度。在纷乱复杂的时代背景下,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,立足于国家的苦难史,将这个厚重有力、温暖感人的故事娓娓道来……阿米尔生于喀布尔的一个富裕家庭,其父亲是普什图人,一名法官的儿子、成功的地毯商人。哈桑则是阿米尔家的仆人,他与父亲阿里出身哈扎拉人。孩提时代的阿米尔和哈桑,是一对形影不离的“好玩伴”。如果把阿米尔比喻为出色的“风筝斗士”,那么哈桑则是杰出的“风筝追随者”。哈桑的勤劳、勇敢、正直,以及对阿米尔少爷的忠实,发自肺腑,于点滴之处尽显。要知道,出生之后,阿米尔会说的第一个词是“爸爸”,而哈桑会说的第一个词则是“阿米尔”。
  童年时期的阿米尔,性格怯懦,时常陷入自卑的情绪之中。即使展露出写作的才能,也得不到父亲的看重与认可,这令他万分痛苦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爸爸显露出对哈桑的喜爱,这令阿米尔的心态发生了扭曲。为了得到父亲“全部的爱”,他不惜陷害哈桑一家,希望将其解雇。哈桑洞晓了阿米尔的想法,选择了主动搬离。再后来,战争爆发了,阿米尔的父亲带着他从喀什布迁往美国,开始了崭新的生活。哈桑则与父亲留在了阿富汗,饱经生活的磨难。
  若干年后,早已在美国成家立业的阿米尔,接到了拉辛汗的电话。他是父亲的朋友,更是阿米尔的忘年知己。从拉辛汗的口中,阿米尔得知了这个惊人的“秘密”:哈桑竟然是自己的亲兄弟。然而,在自己离开阿富汗的日子里,哈桑为了保护自家的房子,已经被塔利班残忍地杀害,只留下不满一岁的孩子。听闻这些,原本就心怀愧疚的阿米尔更加无法原谅自己,他决定重返故土,寻找哈桑的孩子。最终,历经了千般苦难,阿米尔找回了侄子,慢慢地唤醒他尘封已久的内心。
  初读这本书,我们可能会埋怨阿米尔,怪他胆小、懦弱、自私,眼睁睁看着哈桑被阿塞夫一伙人欺负却佯装不知道;我们甚至会埋怨哈桑,为了自己的主人,受尽耻辱,哪怕献出宝贵的生命。其实,他们谁都没有错。无论是阿米尔还是哈桑,都只是纯真善良的孩子。当阿米尔选择逃跑,而不是去救哈桑时,想必他的内心也是痛苦的,这一度成为了他的噩梦。一切都只是因为“种族歧视”,使他们有了高低贵贱之分,被逼着走向了两个极端。
  “风筝”作为全书的线索,在主人公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隐喻。童年时期的“风筝”象征着自由、期盼父爱;少年时期的“风筝”则隐喻着自私、懦弱和背叛的人性特征;在不惑之年,“风筝”则象征着心灵的救赎。“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。”拉辛汗的话给阿米尔指明了方向。他冒着生命危险去解救哈桑的儿子。“风筝”这一象征,隐喻了主人公历经磨难后,通过努力得到了心灵的解脱,实现了人格的完善。与此同时,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,主题也得到了深化。
  小说的精彩之处还在于“细腻的描写”,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。借阿米尔的视角,我们不仅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,还仿佛亲眼看见了整个时代:一个为了喂饱孩子的男人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义腿;足球赛中场休息时间,一对通奸的情侣在体育场上活活被石头砸死;一个涂脂抹粉的男孩被迫出卖身体,跳着以前街头手风琴艺人的猴子表演的舞步……每一次聚焦和特写都如此精准,让人深感痛心,不禁掩卷沉思。
  每个人都会犯错,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不惜一切来承担自己的责任。主人公因为年少无知犯下的错误,让他的一生都有了羁绊。可喜的是,通过自己的努力,他最终获得了心灵的救赎,也将这个充满力量的故事镌刻在读者心中。
  “为你,千千万万遍。”哈桑的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,这是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的忠诚告白。为了阿米尔,哈桑愿意做千千万万的事情,这是他从“孩子”到“男人”不变的正直与忠诚。这份情,不知令多少人潸然泪下……